close

01200000033224116062838432276.jpg  

 

中亞牧羊犬 基本資料 中亞牧羊犬中 文 名: 中亞牧羊犬 原產地:俄羅斯及中亞諸共和國 起源時期:中世紀 起初用途:牲畜守衛犬 現在用途:牲畜守衛犬 壽命:9-11年 體重範圍:37 身高:雄性: 27-30 inches,69-76Cm 雌性: 24 -27 inches 61-69CM 體重: 雄性: 120-160 lbs. 54-72kg 雌性: 80-120 lbs. 36-54kg 顏色:白色、黑色、灰色、稻草色、紅黃色、灰棕色、虎斑色、帶大塊色斑或斑點。

中亞牧羊犬 簡介    

中亞牧羊犬 在俄羅斯紅星國家犬舍進行了繁殖,不僅用于軍隊和警務方面,而且也用于看守大型建築和倉庫。紅星犬舍繁殖的中亞非常小,而且非常inbred(天生的, 先天的, 內在的。)

在前蘇聯以外的國家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品種。然而,在近些年來,西方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漂亮的品種並且出口至歐洲,美國和中東。

中亞在俄羅斯也更加普及流行了,在1999年,有超過7000只的中亞幼犬在俄羅斯註冊。

中亞是非常強大有力的運動型品種,至今仍作為家畜的護衛犬使用。中亞是毫無畏懼任何生物的犬種。

中亞的通常都是剪耳的,在它們的發源地需要斷尾,這是因為它們要保護當地人的家畜,為此,它們經常要和其他的掠食動物打鬥。沒有剪耳的耳朵或是未斷尾的尾巴很可能會被撕裂,甚至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經過裁剪的耳朵可以防止失血,從而保住性命。狗在耳朵上至少會有一條很粗的靜脈血管,一只被撕裂的耳朵對狗的生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大量失血。

中亞是非常優秀的護衛犬種,在家庭裡它們也很友善,對待正在成長的孩子們,甚至對待家庭中的其他動物也同樣友善。即使它們有強烈的保護欲,然而通過命令同樣可以控制它們,而且它們學的很快。在現有的血系裡有一種是極端好鬥的支系,但是只有當地的一些富豪擁有這些血系的犬只,而且他們不會任何這種血系的犬只賣給其他人作繁育。這個好鬥的血系同一般的工作血系是完全分離開來繁殖的。

中亞牧羊犬 歷史淵源   
 中亞牧羊犬中亞牧羊犬可能是亞洲獒的後代。這種勇猛無畏的牧羊犬幾百年或是幾千年來一直被用作羊群的守衛犬。它是現在普及的大型的高加索牧羊犬的近親。有長毛和短毛兩個幾個世紀以來,從俄國的烏拉爾山脈東到西伯利亞,以及所有的中亞共和國,如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這種獨立而傲慢的牧羊犬都曾保護遊牧民族及他們的羊群。

當蒙古人侵入東歐及中歐時,類似的犬可能也陪伴過他們,這些犬可能是歐洲牧羊犬的祖先。在中亞諸共和國以外很少能看到這個品種。在俄 國,相對 於較大 的高加 索牧羊犬來說,中亞牧羊犬是一種日益衰落的,失 寵的品種。

幾千年前,亞洲的遊牧民族用一種身高、體大、裁耳、斷尾的猛犬來驅逐害獸、護衛他們的牲畜。這一犬種是經過自然殘酷的選擇而形成的。中亞牧羊犬犬種形成的年代的氣候從夏天的酷熱乾燥到冬天的嚴寒大風。只有最頑強的幼犬才可以在這種氣候下成活下來,而且這些幼犬中有天生護衛牲畜本能的幼犬才能真正有機會留存下來。中亞牧羊犬是工作犬種,現在還可以在阿富汗、伊朗、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Kazakhstan, Kirgyzstan, Tadjikistan,發現它們的蹤跡。這是一個以多種名稱為人所知的品種,就好像它那多種多樣的類型和種類支系。由於它龐大的發源地,每個地域對它都有不同的稱呼。有些人認為土庫曼的名字??Alabai才是這個品種正確的命名

而且他們認為這個品種發源於土庫曼。這是錯誤的,百年來,這個品種的龐大的發源地延伸至西面的裡海和東面的帕米爾高原,從伊朗的北面和阿富汗的東面至南西伯利亞的北面。這個發源地覆蓋了如下幾個現代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克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阿富汗,伊朗和俄羅斯。如果我們計算一下和這幾個國家有關係的一些品種,類似Mongloian Ovtcharaka(直譯:蒙古牧羊犬),都非常的龐大。

中亞牧羊犬 區別   
 中亞牧羊犬Ovcharka是1917年俄羅斯對所有中亞犬種的普遍稱呼。這個詞在中亞是“雜種狗”的意思。在中亞,這種狗有很多的名稱,比如 Alabai, Tobet, Koochee, Darchmarda. ,每個名字都代表著不同身材、版型和功用的中亞牧羊犬。

在70年間這一犬種有著世界聞名的“Central Asian Ovcharka”的名稱。在美國,人們則稱它為Central Asian Shepherd dog.這種遊牧民族的犬種在100年前被稱為“亞洲馬士提夫”。Mastiff是用于命名古老犬種的新詞。

2001年俄羅斯培育了新版型的中亞牧羊犬的。這種新型的中亞牧羊犬有著下凸齶,它的名稱為Central Asian Ovcharka(CA)。所以將來的CAO都會有下凸齶,嗉袋縮小,這會使新版型的中亞有別於中亞偏遠地區和美國大多數的老版中亞。

Sredneasiatskaia Ovtcharka同樣也是中亞牧羊犬的另一種稱呼,此外還有Middle Asian Ovcharka,Mid-Asiatic Sheepdog,Sredneaziatskaya Ovcharka,Central Asia Shepherd Dog 和Alabai或者在土庫曼被叫做Turkmen Alabai。在塔吉克斯坦,中亞被稱作Alch,Dakhmarda和Koyuntchi,在烏茲別克斯坦被稱為Sarkandjik,在阿富汗又被叫做Sage Koochi或Djence-Sheri和Djence-Palangi,而在伊朗被稱為Sage Mazandarani。Mongolian 被稱為Khonch Nokhoi,或者在英語裡叫做Mongolian Ovtcharka,Ovtcharka這個名稱同樣在一些國家被拼寫為Owtcharka。

中亞牧羊犬被劃分為俄國的品種,當中亞牧羊犬被FCI承認的時候,前蘇聯佔領了很大一部分的中亞的發源地。如果可以適當地把所有的不同的類型和支系合併為一個完整的品種,那麼它就可以被questioned。那就好象要把北歐一帶所有的獵犬(共有十個不同的品種類型)合併為一個品種,並稱之為北歐獵犬。而且,做這樣一個分類工作的危險還在於不同類型之間的血系正在慢慢地衰退,而且一些本土的支系也消失了。這項工作已經被運用在創造現代的西方藏獒,包括它所有的支系,其中的一些和中亞非常的相似。


 中亞牧羊犬Wynn寫到:“要精確地指明這種亞洲獒犬的發源地是很困難的,同樣的,要給這個多種多樣的品種一個總稱也是十分困難的,從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徵來看,它們一定會立刻被歸為獒犬家族。它們發源地的地理位置延伸了,而且還在從高加索延伸至厄爾布爾山脈(伊朗北部)流域,向前穿越土耳其的北部到喜馬拉雅山脈,從那裡越過了西藏遼闊的地區,東南亞地區,蒙古和西伯利亞。”

Wynn已經認為藏獒,Shan Mastiff(直譯:東南亞獒犬。不太明確。)和中亞牧羊犬或多或少地同屬於一個品種,

中亞各國地處東西交通要道上,不像高加索被兩個內陸海(黑海、裡海)夾在中間造成地理封閉,所以更容易造成中亞犬種與西方大型犬種(如馬士迪夫、大丹、靈 是 等)的混血,使其表現出短毛、有垂皮等特徵。尤其為了滿足鬥犬的習俗,還特意加入了西方鬥犬的成分。

《中亞犬標準》至今已經過4個版本。最早的是1931年 符?魏斯曼 根據當時狀況制定的標準。特點是:定中亞犬為中大型犬種,公犬高67~75厘米,達80厘米者常見;母犬60~70厘米。分為清秀型和鬆弛型,後者類似聖伯納,頸胸有垂皮,跑動時步態沉重。毛色有深狼青、芝麻點花斑、砂黃色、純黑、白色、紅色及白花斑。被毛有中毛、長毛、波狀毛。頭型分方頭、熊頭、楔型頭。多數剪耳,未提及斷尾。第二個標準在1976年發表,其主旨是:儘管中亞犬原有的類型多樣性是對各地生存的適應,但作為一個犬種,其類型要求統一。定公犬體高不得低於65,母犬不得低於60厘米。毛長分兩種:長毛者(7~8厘米)、短毛者(3~5厘米)。毛色次序改為:白色、黑色、狼青、黃色、紅色、褐色、虎斑、芝麻點花斑、白花斑。規定產後斷耳斷尾(未斷者為缺欠)。

第三個標準由俄國工作犬協會確認,於1993年1月1日施行。特點是把以往的中大型犬種改為大型犬種。體質堅實,有力,勇敢,不信外人,易養不苛求,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這一切使中亞犬可作為牧犬、巡邏犬、護衛犬,並可訓練從事其它各種作業。定體型指數(體長/體高x100)為100~105,公犬不低於65,母犬不低於60厘米,如果不失勻稱,則越大越好。第四個標準於1999年4月27日實行,而俄羅斯犬聯的育種委員會於2000年3月21日做出決議:對原來向FCI(世界犬聯)申報的第335號《中亞犬標準》中的牙齒咬和、毛色禁忌等提出修改,從而最終形成為現行標準。

中亞牧羊犬 外形特徵    

頭部
頭部和身體成正確的比例。側視,嘴吻稍細,前額平坦。頭蓋骨的位面和鼻樑平行。頭顱:頭蓋骨寬闊、結實、顴骨發達。面頰咬肌發達但不突出。頭枕骨平坦有突出的發達肌肉組織。嘴吻部:從側面看,嘴吻部深,鈍,比頭蓋骨稍短。從前面看,嘴吻根部寬象鼻子發展漸細。上唇下垂懸掛在強壯寬闊的下顎上。牙齒:寬闊的下顎給給剪狀、潔白、分布均勻、巨大的牙齒提供了排列的空間。牙齒為剪狀咬合且和下顎外部線條垂直。鼻子:鼻子大、寬、黑色、全白色或淺黃褐色。眼睛:眼睛顏色深、橢圓形中等大小。它們排列整齊、分開距離大。眼緣黑色。耳朵:耳朵可以為裁耳或自然耳。未裁的耳朵小、懸掛、三角形,耳根在眼睛水準線以下。

脖頸
脖子短且有力、大概和後背的位線呈35-40度角。脖子從後枕骨到肩部的長度,等於頭部的長度(從後枕骨到鼻尖)。脖子向頭部發展稍微漸細,在交界處比較渾圓。脖子的皮膚厚、非常發達。脖子周圍的皮下組織非常有彈性。

四肢
前肢肩刃部長、肌肉飽滿、適度後坐,基本和上臂呈100度。從前面看,前腿筆直、相互平行、間距大。腿骨非常粗壯、根部圓。腿在身體下外觀穩固、結實。前腿的長度(從肘部到地面)必須稍長於肩高的一半。球節短、發達,從側面看,稍傾斜。後肢後腿骨骼也非常發達,膝蓋和踝關節有適當的角度。踝關節強壯、寬、後坐程度大。它們垂直地面。


 中亞牧羊犬當正常站立的時候,後腿適當分開,形成從臀部到地面的下降線,在踝關節點後面下降。前足大、橢圓有很好的拱形,有力、緊湊。後肢後腿骨骼也非常發達,膝蓋和踝關節有適當的角度。踝關節強壯、寬、後坐程度大。它們垂直地面。當正常站立的時候,後腿適當分開,形成從臀部到地面的下降線,在踝關節點後面下降。

身體
中亞牧羊犬體長稍大於肩高。肋骨外長良好,肋鼓底部位面稍低於肘部。胸膛寬、深。後背背線從寬闊、肌肉飽滿、凸現的肩部向強壯、寬闊臀部筆直的下降。腹部短、寬、肌肉飽滿稍呈拱形。臀部寬闊、長、肌肉飽滿有少許坡度。腹部上收適度。皮膚厚有彈性。

尾巴
尾跟位置高,在靠近身體的位置截斷。自然尾尾根粗、向尖端發展漸細。當休息的時候、尾巴下垂至踝關節,尾巴下1/3必須上卷。當活動或興奮,尾巴上抬呈鐮刀形或在背上卷成環形。

被毛
中亞為雙層被毛,外毛粗糙、長,底毛柔軟、纖細。嘴巴、前額和前腿的毛會短且光滑。中亞有兩種被毛長度。長毛:外毛長2-3 英寸,耳朵、脖頸、後背和後腿、尾巴上有很好的裝飾毛。短毛:外毛長度1-2英寸,沒有裝飾毛。

步態
在小跑的時候、活動自如、步幅長度適當、不慌不忙。後背水準、從前面看前腿和後腿在兩側平行移動。前腿和後腿彎曲自如。後背和腹部伸曲有彈性。奔跑速度增加的時候,腿間距縮短趨於直線活動,最後變成笨重的奔馳。

中亞牧羊犬 生活習性    

中亞牧羊犬是非常優秀的護衛犬種,在家庭裡它們也很友善,對待正在成長的孩子們,甚至對待家庭中的其他動物也同樣友善。即使它們有強烈的保護欲,然而通過命令同樣可以控制它們,而且它們學的很快。They do not bark without a reason,bonds to their territory and do not stray.在現有的血系裡有一種是極端好鬥的支系,但是只有當地的一些富豪擁有這些血系的犬只,而且他們不會任何這種血系的犬只賣給其他人作繁育。這個好鬥的血系同一般的工作血系是完全分離開來繁殖的。中亞牧羊犬的飼養要求大的庭院,而且越大越好,並且需要有柵欄或圍牆。它們需要有工作去作(看護)。

小的生活環境將導致它們厭倦和挖掘。通過訓練,這些犬將成為優秀的護衛犬。它們生活的環境必須安定、有限制的範圍,否則它們將盡其所能的擴張領地。中亞牧羊犬不需要大量的餵食,只須均衡餵養。

皮毛需要經常進行梳理,否則容易結成束。特別是春季脫毛較多時,要通過經常梳理去掉褪毛。在一年中的其他季節,它們沒有明顯的脫毛,只需要進行一般的護理。中亞牧羊犬應該經常跟隨主人遠足和散步。它們在看守它們的財物時可能會表現得有些慵懶,但一旦出現情況它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內作出反應。


 中亞牧羊犬中亞牧羊犬是十分健壯的品種,數百年來人們都以工作性的目的培育它們,最初用來守護羊群和家畜,防禦狼、豹、熊等動物的侵略。在中亞牧羊犬南部的發源地,早期甚至有老虎出沒,所以牧養人需要一只可以打鬥和嚇跑那些大型掠食動物的犬只

而中亞牧羊犬一直是這項工作的優秀的勝任者,而且,至今仍是。甚至是現今,那些發源地的人們如果需要一位羊群和家畜的保衛者,他們甚至不會考慮其他的犬種,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中亞牧羊犬是這項任務的最佳犬種。

中亞牧羊犬是冷靜、無畏的羊群守護者。在它們的領地內,具有獨立性並不易改變主張。它們能和每一個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甚至看護兒童。在家庭以外,它們試圖支配其他犬類並對陌生人保持警惕,它們是守衛者並樂於扮演這種角色。在夜裡,當出現問題時它們會低吠。社會性的訓練對於它們是必須的,除非你僅僅用來看護羊群。在其他犬類和動物不對其構成威脅時,中亞牧羊犬能與貓、其他犬類和其他非犬類動物相處。它們最初是和土庫曼斯坦的家庭一起生活,所以它們是家庭犬並渴望成為家庭的一員。同時,它這種個性並不是對所有人而言,它們需要一個懂得它們性格並關愛它們的人,它們不適合於膽小者餵養。

幾個世紀以來,這一獨立繁衍、但鮮為人知的品種保護著遊牧民族的財產和牲畜。當蒙古人遠征歐州時,這些犬也一同前往,並因此有可能成為歐洲牧羊犬的祖先。這一品種在中亞以外的地區很少見,在俄羅斯數量也在減少。現在中亞牧羊犬開始在美國繁殖,屬工作犬類,用于護衛牲畜、保衛私人的莊園和財產。該品種已被FCI, UKC, NKC, ANKC, APRI,ARBA認可,允許參加美國各大犬展。

中亞牧羊犬 繁育    

中亞牧羊犬的繁殖是養犬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是生產優質幼犬的基礎階段。如何讓母犬優生、多生質地高品種純正的仔幼犬,做到生1只,存活1只;生10只,存活10只。首先在選種、選配和繁育技術上需高度重視。

 

所謂選種,實質是為母犬選種配種的公犬,幼犬質量的好壞取決於品質優良的公犬,而數量多少是依賴於母犬。其次要避免與母犬有近親關係,因為支配遺傳病的多為隱性基因,遠親交配因永遠處於潛伏狀態而不表現,近親交配因公母犬雙方攜帶相同隱性基因的機會多,聲出畸形後代的機會就多,所生後代的生命力減弱,不易成活。

繁殖過程是以妊娠和妊娠中體內儲存的營養為基礎而進行的。不僅在妊娠期,即使在妊娠期間,若母犬營養不良,則不能積蓄大量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能量是受胎率低,胎兒發育異常及母犬泌乳量不足,出現20-30%的新生仔死亡的重要原因。為預防上述問題的出現,確保母犬正常的繁殖力,必須在妊娠和泌乳各個階段施行營養全面均衡,飼養護理精心的特殊措施。

1、必須經常維持種犬的健康狀況,以保證的繁殖機能。維持日糧中各種營養要求如下:蛋白質24%、脂肪7%、粗纖維<5%、Ca0.5-0.9%、P0.4-0.5%、Na0.2-0.5%,代謝能為3.46千卡/克日糧。

2、妊娠後期


 中亞牧羊犬(1)飼餵易消化、適口性好、營養全面均衡的飼料以保證胎兒生長發育和母犬分娩後的泌乳能力。

(2)日糧中各種營養要求如下:蛋白質20%,脂肪10%,粗纖維<5%、Ca1.0-1.8%、P0.8-1.6%、Na0.3-0.7%代謝能為3.86千卡/克日糧。消化率為80%。妊娠末期的2-3周,在原基礎上增加飼料量10%,每天餵三餐。分娩前一周採用自由採食法。

(3)確保母犬適當的運動。分娩前半月每天定人、定時牽引母犬活動,運動量不宜過大,時間40分鐘左右。分娩前一周隔天用溫水或消毒液擦洗乳頭、外陰戶,為生產做好準備。

3、分娩時的準備工作

(1)做好產房、產箱的消毒工作,在產箱及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給母犬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

(2)專人監護母犬,必要時進行人工助產。仔犬生出後及時協助母犬拔去胎衣,擦盡仔犬口鼻內的粘液;對假死仔犬進行急救,提起兩後肢,使之頭朝下抖動,或向口中吹氣,或按胸部進行人工呼吸。

(3)仔犬出生後24小時專人護理母犬、仔犬,使其所生仔犬均能吸到初乳常乳,防止發生意外和大小不均的分化現象,時間為一月。同時謝絕任何人員進入產區。

中亞牧羊犬4、哺乳母犬的飼養管理

(1)哺乳期母犬的最主要為題是如何保持有充足的泌乳量。常規的方式儘快產出,有助於母犬氣血的康復不影響泌乳量,根據筆者三十多年的經驗,待母犬產下2只仔犬後和分娩結束及時供給300-400ml自製的“參 益母湯“連餵三日,效果顯著。以後應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適口性好的半流食。食物的需要量根據仔犬多少來決定,一般而言,在原維持量的基礎上增加20%為宜,也就是說改平常的3餐/日為4餐/日即可。

(2)日糧標準可參照妊娠後期母犬標準即可。

(3)母犬因哺乳的原因消耗大於吸收,斷乳前母犬較瘦,可在飼料中加入適當的油脂,或每餐飼料減少給飼量,同時經常檢查乳房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防止乳房炎的出現。

(4)種公犬的飼養。種公犬的基本要求是:體格健壯,旺盛的性慾,良好的精液品質,隨時可以配種或採取精液。種公犬的營養要求在非配種時同休閒期母犬,配種季節同妊娠母犬。日糧品質要好,營養要全面,盡力做到多種原飼料搭配,每日三餐,同時要讓公犬充分運動,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增加體質,提高繁殖機能,每次運動時間不可少於2小時。中亞牧羊犬、高加索犬。

 

中亞牧羊犬5、哺乳仔犬的飼養管理
一般把初生到剛斷奶這段時間的小犬稱為仔犬(這段時間大約是六至七周齡)。這期間仔犬各項生理機能尚不健全,換而言之稱為“純陽之林”。易於發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根據仔犬的生理特點、現象進行科學飼養,精心護理才能提高仔犬、幼犬成活率,獲得我們需要的健壯仔幼犬。

a.生長發育快:仔犬物質代謝旺盛,生長發育很快。正常飼餵情況下,7-10日齡體重為初生體重的二倍,6周齡時達6-10倍,四月齡時達成年體重的50-60%。這樣的生長率一直保持至6-9月齡,一歲時可達成年體重。

b.體溫,消化機能尚不健全:仔犬出生後,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皮膚調溫機能很差,周齡前無寒顫反射,維持體溫主要依賴母體和同胞間相互擁擠等外部熱源;新生仔犬幾乎沒有皮下脂肪,能量的來源全靠糠願。

而糖原在生後很快枯竭。仔犬二周齡前直腸溫度為24.5~36℃,2-4周齡為36~37℃,四周齡後體溫與成年犬接近。這期間仔犬消化功能差,稍不留意就會胃腸功能紊亂、嘔吐、腹瀉、納呆等症狀群,所以要特別注意觀察、護理。

c.抗病能力差:因仔犬的許多生理機能尚不健全,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加之自身免疫能力較差,90%的免疫抗體來自初乳,所以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很差,稍有疏忽就會感染回患病。中亞牧羊犬、高加索犬

中亞牧羊犬 飼養護理    

中亞牧羊犬(1)讓仔幼犬儘早吃到初乳和充足的乳汁:儘早吃到初乳不僅可以獲得大量免疫抗體和各種營養物質,而且也是攝取量最初的水份,可增加血液循環量,促進胎糞的排出。吸取初乳不足是仔犬感染和心肺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所以仔犬出生後要設法儘早吃到初乳。對那些個小體弱、低體溫犬要人工輔助固定在母犬腹部前面的乳頭上,以保證仔犬生長發育均勻。要加強哺乳母犬的飼養,護理確保哺乳母犬所需營養的滿足。根據我們的經驗,蛋白質不能低於29%,脂肪不能低於17%,粗纖維不能超過15%。母犬採食因不如需要代謝旺盛而增加供給量,可每天餵四餐,與此同時注意供給充足的飲水。

(2)給哺乳母犬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尤其在仔犬2-3周齡以前,要定人飼養母犬,謝絕任何人進入產區,更不能讓他人用手撫摸仔犬,以免造成母犬驚慌而踩死、壓死或吞食仔犬的現象發生。

(3)保溫:因仔犬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在仔犬的飼養過程中“保溫”工作尤為重要,切不可大意。產區內可用火爐、電熱器或空調等保暖設備,保持產區內溫度。第一周仔犬溫度為29-32℃,第二26-29℃,第三週期23-26℃,第四周23-24℃。

中亞牧羊犬(4)預防疾病的發生:仔犬90%的免疫抗體來源於母體。初乳攝取不足就易被感染,同時使循環血液量不足,除儘早,盡多的使在犬都吃到初乳和常乳外,我們還給一周齡仔犬口服自製“益氣健脾湯”,連服三日,每次5ml,實踐證明行之有效(我場仔幼犬成活率達96.2%),同時搞好產區及周邊環境衛生,嚴格消毒,保證仔幼犬健康成長。

(5)補料:仔犬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體得以及營養需要與日俱增。母犬泌乳量自三周後逐漸下降,已不能滿足仔犬的生長發育需要,若一及時補料,如此下去會嚴重影響仔犬的成長。

據我們對我場198只母犬的反覆、細緻觀察,有70%的母犬在三同以後對仔犬吮乳出現反感、迴避,15%的母犬根本拒絕授乳,15%的母犬雖然不反感迴避,但乳汁已難以餵飽仔犬,此時必須進行人工哺乳。鑒于三周齡左右仔犬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對飼料要求條件較高,所以只能用鮮乳或奶粉補給。我場人工喂乳料主要以羊奶、全脂乳為主。中期加以蛋黃,精瘦肉,比例分別為1:3、1:2。早期補料可用嬰兒奶瓶,至於補給的次數及補給量視母犬乳汁情況而定。

(6)測量體重:仔犬體重增長情況是仔犬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的標誌,是了解飼養管理,飼料水準情況有基礎依據。所以定期測量仔犬體重是一項重要而必須做的工作。二周齡前每天測一次,一月齡時每三天測一次。

中亞牧羊犬 相關疾病    


 中亞牧羊犬1、骨骼疾病
成長中的骨骼不斷地被返工,不僅新生骨頭是由專門細胞不停的建造,老的骨頭也不斷地被打碎和更新。一種非常精確的激素平衡保護著骨頭的整體性並確保動態平衡。

2、軟骨病
犬的軟骨病與人類的軟骨病類似。軟骨病是由於飲食中缺乏維他命D而引起的,並會導致骨質組織不良礦化。幼犬如果缺鈣的話則會導致一種常見疾病,少年骨纖維變性。這是幼犬最普通的疾病,這與家庭自製食品有關,人們錯誤地認為其是幼犬的最佳食物,含肉量太高,未補充礦物質(礦物補充量時所需鈣要比磷多出兩倍)而且,更糟糕的是,僅進行維他命D補充。

缺鈣的原因按獸醫的說法就是“全肉綜合病症”,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使得動物從其骨頭中抽取所需鈣質,如此這般去除礦物質。從臨床角度看,此疾病與骨頭和韌帶相關。幼犬的骨骼變形,進行初診或受壓時疼痛,膝蓋和腿關節無力,步態漸呈跖行。骨頭越來越脆弱最後在無明顯原因的情況下斷裂,引起旁彎骨折,非常難以治療。

在幼犬骨纖維變性症早期進行治療最簡單。因為只要平衡食物中的磷鈣比就可以調整過來。只要幼犬接受治療時間不超過6個月或7個月(大型犬幼犬)那麼只要幼犬開始食用專門配製的食物後,它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中亞牧羊犬3、關節疾病
幼犬在成長階段所患的各種關節疾病被統稱為“骨關節炎”。這些疾病主要多見於大型犬種,表現為關節軟骨肥大,引發疼痛,關節變形和曲腕畸形等等。長期的疼痛無力使得關節軟骨開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布拉多獵犬肩部的開裂)。

在這種情況下,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過多攝入鈣質,而是進食太多,導致早期增重過多。即使是非常均衡的食物,如果吃得太多,也會很快引起超重,不久便會對正在生長過程中的關節和軟骨結構發生機械影響。諸如此類的過多進食從主人的角度上有時候並不是故意的。

4、關節炎
關節炎是關節發炎。其病因可有多種:關節中傳染細菌(咬傷時接種的細菌)導致膿毒性關節炎,或者因為可能是免疫的而造成的無菌關節炎(多發性關節炎最為常見),或者沒有免疫。

主要的症狀:膿毒性關節炎伴有炎症(發紅、出熱、腫脹、疼痛),明顯腫脹以及可能出現跛腳。這可以影響一個或幾個關節,主要是較大的,負荷大的關節或椎關節。多發性關節炎也有同樣的症狀,不過有些可能是某些犬種所特有。進一步測試後,獸醫就能明確是膿毒性關節炎還是多發性關節炎,然後進行確診。

5、臀部發育異常
臀部發育異常是一種天生的疾病,有爭議認為是遺傳因素引起,其特點是髖關節呈畸形,引起股骨與臀部關節窩摩擦,在大型犬種中經常發生,而且病情進展迅速(紐芬蘭埂、拉不拉多犬、庇裡牛斯山犬、和德國牧羊犬等)。用X光照相術可以確認是否臀部發育異常。這種測試在生長期末進行(大約是12-18個月,根據犬種而定)。目前正在研究早期的其它測試方法。

6、軟骨症
軟骨病是關節軟骨營養不良或與生長有關的疾病。由超重引起,當動物長身體時攝取了過多的食物(使用完全乾糧就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軟骨碎片固定在關節上。軟骨病在某些生長較快的犬種身上大約5-7個月上出現。最受影響的是肩關節、頸部關節、膝關節和脛跗關節。

多數軟骨病通過大量的訓練會消失(軟骨碎片重新吸收),症狀消失。要經常控制食物量以防增重。疼痛可能還會有,這時就要進行手術除去軟骨碎片。

中亞牧羊犬7、幼犬肥胖
大型犬種的幼犬容易患骨質和關節疾病,也會有早期肥胖的危險(幼年脂肪細胞增生)。一般說來,幼犬如果吃得太多的話,首先會製造出更多的脂肪細胞,這些脂肪細胞就象小氣球一樣,當幼犬持續飲食過多時這些小氣球內將被脂肪填滿。這種幼犬主人常與其保持非常親密的關係,因而將其擬人化,主人(或其孩子)在犬要食物時總是無意識的輕易就給其餵食食物。零碎餵食比溺愛更甚。從桌上偷食吃的幼犬有時候視為其聰明的表現,還有許多主人認為犬討食吃的樣子很可愛。成年犬的肥胖比較容易看得出來,而幼犬的肥胖就不大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這樣一個毛茸茸的小東西總是惹人憐愛。再一次重申,引發肥胖的原因是飲食過度,常與那些非常可口的食物有關(罐裝食品)而且總是被人們多餵。當犬成年後肥胖就很難治癒。

8、衰老和其影響
老化是一個漸進的生理過程,從出生就有,開始並持續一生直至死亡。不管是哪種生物,衰老都會引起細胞、代謝和組織變化,現在人們已能更加了解這些變化在犬身上的作用。

最重要的改變可能要數如今已是各種各樣的犬種的可變性,犬的大小成為最為重要的參數之一。因此,我們必須針對普遍趨勢採取較為有效的手段,因為根據臨床檢查發現年老犬的許多生物過程減緩,這一改變會引發相關併發症。另外,基於無序動態概念的新生理論的出現不禁令我們重新思考有哪些醫療理論是專門針對衰老的呢?換句話說,衰老純屬自動有序的生物系統的崩潰瓦解。其突發影響隨時可能出現從而改變器官的正常節拍。但令人迷惑的是,一顆年輕健康的心臟的跳動卻比年老心臟也來得雜亂無序。

有時,當然不屬於多數現象,有些老年犬的各方面的功能相反更有規律。但是,犬在達到年老階段之前應經過“成熟”期,事實上,從生物角度我們可以認為犬成年期經過兩個階段,其第二個階段後緊接著就是年老階段。

中亞牧羊犬 用途   
 中亞牧羊犬通常來說,中亞牧羊犬是十分健壯的品種,數百年來人們都以工作性的目的培育它們,最初用來守護羊群和家畜,防禦狼、豹、熊等動物的侵略。在中亞牧羊犬南部的發源地,早期甚至有老虎出沒,所以牧養人需要一只可以打鬥和嚇跑那些大型掠食動物的犬只。而中亞牧羊犬一直是這項工作的優秀的勝任者,而且,至今仍是。甚至是現今,那些發源地的人們如果需要一位羊群和家畜的保衛者,他們甚至不會考慮其他的犬種,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中亞牧羊犬是這項任務的最佳犬種。

中亞牧羊犬,高加索和南俄羅斯牧羊犬(South Russian Ovtcharka)在隨後的時間裡,在紅星國家犬舍進行了繁殖,不僅用于軍隊和警務方面,而且也用于看守大型建築和倉庫。紅星犬舍繁殖的中亞非常小,而且非常inbred(inbred:天生的, 先天的, 內在的,近親繁殖的。)

中亞犬和高加索犬,能歷經千年仍然保持其體格碩壯、大膽勇敢、不信外人的優良品性,從而在現代城市中受到新興中產階級養犬者的喜愛。自從1997-1998年在俄國興起的“中亞犬熱”至今不衰,甚至在養犬傳統極強的德國、義大利也都對中亞犬很感興趣!與高加索犬相比中亞犬種更受歡迎的原因據稱是:“在百萬人口的城市裡,養中亞犬比養高加索犬更方便;因為它比較安靜(尤其是白天);養在住宅裡,它的皮毛也容易打理” 。

關於鬥犬這種殘酷的娛樂,在阿富汗乃至中亞的各伊斯蘭國家盛行不衰。這可能與穆斯林把犬等“非反芻動物”均視為“不潔”的觀念有關。在基督教國家,鬥犬活動早在19世紀中葉已被法律禁止。蘇聯解體後,在莫斯科曾一度興起“鬥犬熱”,位於郊區的“銀松林”就曾經是用名車和別墅下注“一擲千金”的賭博性鬥犬勝地。由於是不問參賽體重的“無差別級”賭鬥,所以到後來體大而野性十足的中亞犬自然受到青睞。時至今日,雖然賭博性鬥犬已被取締,但是中亞犬的“咬鬥”卻更名為“能力測試”而被合法的保留下來。2000年11月25日位於莫斯科以南的奧廖爾市制定出《中亞和高加索咬狼犬能力測驗進行規則》共有14條關於咬鬥及勝負判定的辦法。

中亞牧羊犬不需要大量的餵食,只須均衡餵養。皮毛需要經常進行梳理,否則容易結成束。特別是春季脫毛較多時,要通過經常梳理去掉褪毛。在一年中的其他季節,它們沒有明顯的脫毛,只需要進行一般的護理。

中亞牧羊犬 疫病防治   
 中亞牧羊犬1、定期注射疫苗。幼犬35天進行首免注射,50天進行第二次注射,65天進行第三次注射。多年來我們都是按這程式進行。我場使用的疫苗系解放軍農牧大學軍事獸醫研究所生產的五聯或六聯茵,實踐證明質量可靠,效果良好。

2、季節交換時餵給大小犬只由我們配製的預防藥(中藥),連餵三日,每天100-500ml。

3、驅蟲。按常規定時、定量。

4、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搞好飼料、飲水、犬舍環境中衛生,搞好犬體和飼食的衛生。嚴格按三天一小消、一周一大消,每月徹底全面消的原則執行。消毒液幾種交使用。

5、堅決貫徹預防為主,治療不輔的原則,隨時觀察幼犬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發生傳染病時,立即將病犬與可疑犬進行隔離觀察治療。對被污染的犬舍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對死亡病犬進行徹底消毒後深埋處理,嚴防疫病傳播。

出處http://blog.yam.com/petsSky/article/245255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152223 的頭像
    s152223

    你從來沒看過的牧羊犬!!

    s1522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